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二八启王境

胡牧之的武器所到之处风声熄灭,荡开重重阻碍势如破竹,可是点到萧慎咽喉面前,却忽然停了下来。他尝试着加一些力气,亦或是猛地灌入灵力,也都无济于事。一时胡牧之惊骇异常,可想要收手早就来不及了。

萧慎站的笔直,剑不知何时已经收回剑鞘中去,右手像拎着无关紧要的杂物一般垂下。而那只左手,仅仅用单手便挡住金丹修士拼力一击的招数,竟然只是平平无奇的双指之中夹着一张符纸。这张符纸不知道什么时候,早早地被他放在掩盖在袖子下面,随手就抽了出来。符纸就是普通的黄纸,一般人家清明节烧给死人的,上面几道朱砂如血。越是用大用处的咒符,写起来越复杂,写的时候越需要细致的笔法和昂贵的材料。相比之下,这张符纸未免太过于简陋了些,而这样粗糙的符咒,此时此刻,却成为了最有用的武器。

“不用看了,是平常镇守家宅的符,我曾经帮人家写过,正好还留了几张。”

萧慎淡然说道,风似乎停了,可他的一袭暗纹白衣还在像是有微风一样飘动,手腕上的火灵珠呼吸一样闪烁着,不曾为旁边刚刚的争斗干扰。火灵珠还亮着,萧慎知道这代表这他们还迷惑不前,但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,他已然知道了出处在何方。

萧慎右手一点,胡牧之连人带着武器一起飞了出气,这让他暗自松了口气,险棋一步,走的不亏。当然“平常的镇守家宅的符”是用来虚张声势篇胡牧之的,他在像之前瞒骗绾秋那样,在符纸背后画了一个图案,就是之前在天坑的墙上看到的那个图案,被他案子记下来,悄无声息地画了一晚上,才发觉它能感应秘境的机要,就像一把药引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“绾秋仙子说我被秘境挑中了,并不确切,实际上是我看出来了这秘境。”萧慎一步一步走上前去,伸出手,六道纤细的铜筹像是冰雪天降一样,落到他手中,压在两长一宽的黄纸上,尚且残留着一丝温热。

“诸君想到找到九鼎,殊不知,我们都在鼎中。”

萧慎松开握住剑鞘的手,平素轻盈的“流云”好似突然变得沉重,没入松软的土壤一尺有余,杵立默然。萧慎双手捧着金色的铜简,抬到双眼相平的高度。

阴雨欲来,风气云涌,往事千年。

“以石为壁,峡谷为底,整座山川作鼎镇压住妖魔的不是别人,正是夏朝第一位君王,启。”

————

“吾乃涂山氏裔,帝禹之子。”

通常读书人都把帝禹当做夏朝的第一位帝王,实际上,大家都清楚建国者是启。夏君主在位为后,死后为帝,自从商替夏,周改殷以来,帝启渐渐也演变成夏王启,似乎是因为历来的言论对他颇有非议。

萧慎来到秘境之前,也只能从正史、逸文的只言片语中理解上千年之前的故事,所以印象里的历史和天下读书人一般无二,不过是从禅让的天下变为世袭的天下。至于现在不的治学经典,爱看稗官野史的文士口中讲得什么阴谋之论,萧慎没和文人交往过,也不屑于这些言论,至少念书以来就是这样。

然而白纸黑字就是有写过这些小人之心的言论。纪年、韩非写三皇五帝,更替禅让不过是权利和阴谋,像是碍着面子一样写一句年老德衰才背夺了位子。*实际上明摆着是想说“天下人都被哄骗,独我清醒自持”。轮到启王的时候,更是宣称启王得位之不正。

萧慎本来当然不在意这些传说,可是几年来天天抱着一本《莲华遗书》,莲华尊者又是一个大阴谋论者,渐渐的也信了一二分。当然,虽然对他摘章寻句给各种书写的批注颇有微词,不怎么赞同莲华尊者的看法,但是还是不会用离经叛道这种话去形容他的。被其才华折服之余,也只觉得高士看世间万物,都是另辟蹊径的。甚至可以说,莲华尊者有着独一套的观点,远和世人不相通。

可是来到这秘境中,所见所闻慢慢颠覆了固有的想法,无论是褒是贬。

远在《封神榜》没有来到人间之前,天地混沌,四野荒芜,诸界妖魔横行,人间鬼蜮成灾。赖有前圣先仙,秉承正义,百修立道,这才有了现在的清明神州。后来神朝初立下,四界魔将与两宫妖魔要么被诛杀,要么修为尽废掉,余下一些尚未丧心病狂的残部,也都投降神朝,仙、俗两分明这才彻底分卡。不过萧慎并不怎么知道这些事情,只是听过寥寥几个名字但 毕竟直到现在,九霄王朝和神州天下依旧密不可分,可是仙凡毕竟有别,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够跨越过这到门槛。

神朝到底是华美绝伦,仙人能够肆意游往,还是和神州大地上的人们一样,在错综复杂的环境里挣扎求索,萧慎也并不清楚。他只知道神州战乱刚刚停歇,休养生息不到百年,便再起苍生劫难。战乱再过于频繁,比起上古龙战于野、其血玄黄的传说还是逊色很多——要知道全天下人的生死存亡都可能在一夕之间颠覆,先民的血脉,原是从万恶天地之间拼命争抢下来的。

华丽且徇烂的金色碎屑纷纷扬扬洒下,山川河流亘古未变,而今依旧。可他的眼睛里分明千年一瞬,看见了三皇五帝过后,那位过了而立之年已经不再年少,但是对于执掌天下,仍然太过于年轻的启王。此时天下生灵方才有栖息之所,王城之外为郊,郊以外为野,四野八方仍旧愁云惨淡、沧海横流。都城之内群狼环伺,国人良莠,百废待兴。

千年之前的王服如今看来工法粗略,玄衣黄裳,无甚华彩,偏偏却肃穆凛然,望之生敬。启王目光威严而锋利,穿透这千年的迷雾,站在平地有如居高临下,问道:

“尔从何来?”

有那么一小会,萧慎以为他是在问自己,这个不速之客。可是下一刻天旋地转,那目光冽风重云穿过虚有的这个萧谨之,直逼他身后。萧慎顺着那眼神看过去,不见山谷溪流,只见得平原辽阔,旷野暗淡,黑烟滚滚,天玄而地黄。

“欲往之何处?”

穿过若干朝代更迭岁月的声音又开口了,如果说真切,听得倒是不真切。启王目光如冰,如利刃,深沉中翻涌着血色烈火,正是倒映出了苍茫原野的风林火山。然而这句话敲在人的识海里,分明和黄钟大吕一般。惊雷不必听清楚,只在时光洪流如暴雨一样的扑朔中,以迅捷之势,黄龙穿梭,昭明万物。

而惊雷不能九驻,一去不回。夏王的脚步不重,和一般人大抵相同,但是气势稳健得让人不敢动摇,一步一步向着天地交接的地方去了,再不回头。仅仅留下这么一句不知道问什么人的话:尔从何来,欲往何处。

气势凛然,不像是问人,像是问仙问魔,问神问道,问天问地。

启王即位不久,旧都阳城毁灭,迁都另立新址,从此青史掀开了新的一页,由公转私。终启王一代,先征有扈以行其教,后有武观之乱,纷争不休,戎马天下。也是这一代,执玉帛者万国咸来朝贡,无有不服者。神州妖魔俱散,万物初始,云行雨施。虽然“湛浊于酒、渝食于野”,饮酒无度、游田无度**,可这些也不过是天下平定才能有的朝夕欢乐。那双眼睛里,分明有征战天下的气魄,和隐藏在深处的,连绵不绝的忧思。

同样是出师之前的宣告、誓师,《尚书·甘誓》写的启王征伐有扈氏,比起《尚书·禹誓》写的启的父亲大禹出征三苗,更加斩钉截铁,想来也有启王的权柄远远超出历代帝、皇的缘故。世上本不必有九鼎,或许有这么一件代代相传的礼器,就是王权之器,永远躺在河沙里的那一个。而其他的,只是为了镇压死灰复燃的魔灵,故而精心挑选地方,封山河为鼎,炼化狱中妖魔,不惧所谓的天命使然。这样的王业有几人有呢?功过留给后人罢了。

萧慎猜中了一半,九鼎的九是个虚数,未必是指具体的器物,也猜到了山河为鼎。可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,他万万想不到先祖、魔灵之间的战争,其惨烈之至,以至于最后竟然要多座诏狱镇压。只不过他依然看的模糊,不知道具体在神州大地何方,现在依然稳如泰山压顶,或者已经有摇摇欲坠。

千百年间,修仙界已经不再杞人忧天地想这些,甚至有时候一些小妖可以和修士和睦相处。然而这剑还是悬在头上,君不见,太一宗也曾化作一片血海……

萧慎还不知道所见意味着什么。但是他隐约知道,今日种种恐非偶然。天命和立道,终究会应该需要他抉择的那一天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*《竹书纪年(汲冢纪年)》载:尧年老德帅为顺所囚,又写舜走于苍梧而死,禹所立君王益为启所诛。另有《韩非子·说疑》:舜逼尧,禹逼舜,汤放桀,武王伐纣;此四王者,人臣弑其君者也。

**引用、改编于《尚书·甘誓》和《史记·夏本纪》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二八启王境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